廣州定制女裝的新手應該怎樣了解服裝『行話』,了解多少?
很多朋友們都選擇服裝店作為自己創業的開端,對于做服裝生意來說,服裝進貨是必不可少要經歷的一個過程。
但對于很多剛剛創業的新手店主來說,很多時候去批發市場總是被人忽悠,或者掌握不了詢價進貨的要領。
今天就為大家準備一份服裝新手拿貨口語大全,幫你了解批發的一些專業術語,進階成長為服裝店進貨的老手。
1、批發市場通行版行話
檔口:精確一點是指一個個間隔開來的攤位、柜臺,或者服裝批發店。在廣東這邊,一間間的店鋪也有很多人習慣稱之為檔口。
版和版型:版只是一個樣子,即一個款式,是由設計師手稿設計出來的;打版師把設計稿變為現實,具體的尺寸由他來掌握,打版出來的效果就是版型。
一般進貨的時候我們不會問到這個版,而多指下面的版。
版和款式:一般行內人士稱為版,行外人士稱為款式。
版只是服裝的樣子,主要指設計上和面輔料使用上的不同,而款式除了設計和面輔料元素外,對花色、顏色的表達也更為明確一些。
爆版:指比較好賣的、暢銷的版。
補貨與補單:補貨是指換季上新貨之后的后續進貨,包括補好銷的舊版貨和上新版貨。補單一般是一批跟工廠下單做好銷的舊版貨。
2、不同貨源的屬性咨詢行話
大路貨:主要是指中低檔的,不走加盟,走批發路線的服裝產品。大部分大路貨沒有注冊商標。
散貨:也可以說是大路貨。更精確一些,散貨相對于品牌專賣而言,散貨還可以包括組合經營的品牌,而且所經營的品牌并非一定是加盟性質的。
外貿貨:特指在國內非正常渠道銷售的外國服裝,而非指走正常渠道的外貿服裝。
外貿服裝原單貨:就是工廠生產的外貿服裝的正品及其尾貨。
外貿服裝跟單貨:工廠擅自跟著外貿服裝原單貨做出來的貨品。有的跟單貨在面輔料和做工方面與原單貨完全一致。
尾貨:賣剩的貨和工廠出貨剩下的貨,統稱品牌尾貨。下架貨也是尾貨的一種。
下架貨:就是從貨架上撤下來,另外處理的貨品。
庫存貨:壓在倉庫里面的貨,有可能是尾貨,也有可能是整批的貨因各種原因沒有正常出貨。
炒貨:經銷不是自己生產,或不是自己下單生產的貨品,叫炒貨。
貼牌貨:制衣廠生產衣服,貼上別人的品牌,叫貼牌貨;
很多大路貨沒有嘜和吊牌,經銷商自己拿嘜和吊牌貼放上去,也叫貼牌;經銷商把衣服上別的嘜和吊牌去掉,換上自己的,也叫貼牌。
3、貨源細節咨詢的行話
吊牌:掛在衣服上面的紙牌或鐵皮牌子之類的玩意,內容有企業以及品牌、服裝的信息,如品牌的注冊號、合格證、價格、條形碼、品質承諾及退換條件等,有的還有形象代言人。
吊牌價:吊牌上面的價格,有的是出廠就有,有的是經銷商貼上去的。
嘜(mài):也叫嘜頭,有主嘜、碼嘜、袖嘜、洗水嘜之分。
主嘜 ,一般縫在后領中間,也有貼的,有衣服的中文名或字母或LOGO,碼嘜有的跟主嘜合二為一,有的縫在主嘜旁邊,有的縫在衣服腰部位置;
袖嘜,顧名思義,就是縫在袖口旁邊,內容跟主嘜一樣;洗水嘜一般縫在腰部,廠家用來標注服裝的款式貨號、面輔料成分、規格尺寸以及執行標準、安全類別、洗滌標準,等等。
雜款:一批貨有很多種款式,且色不齊、碼不齊。
撞款:即大家賣一樣的貨。撞款經常會因為彼此價格不一,造成價高者顧客的流失,極容易引起相互間壓價的惡性競爭。
仿版:俗稱抄版。就是拿別人賣的款式,自己下單生產出來銷售。
仿牌:盜用或模仿別人的商標。按其貨品與原品牌接近的程度,一般分為精仿、高仿、中仿和低仿,與之相對應的說法是,超A貨、A貨、B貨、C貨等。
4、不同批發方式咨詢的行話
混批:不同的版、不同顏色、不同碼數的貨混合在一起批發進貨。
齊色齊碼:一般服裝每個版會做兩個色、兩個碼以上,采購是一個版拿完所有的色和碼叫齊色齊碼。
一手(貨):指一個版(色)的碼數都各拿一件貨品,兩手(貨)就是指一個版(色)的碼數都各拿兩件貨品,以此類推。
一批:一級批發商。具體是指自己生產或自己下單生產,或總代理之類的批發商。
二批:從一級批發商處炒貨回來轉手批發出去的商人。
跨季換貨:跨季度換貨,比如說拿春夏季賣不掉的貨跟上家換秋冬季的新貨,拿秋冬季賣不掉的貨跟上家換春夏季的新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