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貼牌生產廠家服裝跟單員詳解……面料、工廠、設計、服裝、行業"術語"大全!
都說服裝的水很深,尤其是那些專業術語,很多服裝人自己都未必有概念。今天服裝貼牌生產廠家服裝跟單員特意整理了一些,平時我們耳聞能詳的服裝行話術語。
行業術語,便于行業人士之間的交流,增加信息量和擴大業務范圍。在生意交往中,多數人不喜歡和外行人打交道。業務上的溝通困難,常常會影響到整個經營過程。所以下面這些行業術語你都不懂,還敢做服裝?
1、服裝車間術語;
2、紡織面料術語;
3、服裝設計術語;
4、服裝定制術語;
5、外貿部位術語;
01、服裝車間術語;
打線釘:用白棉紗線,在裁片上做出縫制標記。一般用于毛呢服裝上的縫制標志。
剪省縫:將毛呢服裝上因縫制后的厚度影響衣服外觀的省縫剪開。
緝省縫:將省縫折合用機器緝縫。
燙省縫:將省縫坐倒或分開熨燙。
推門:將平面衣片,經歸拔等工藝手段燙成立體形態衣片。
緝襯:機緝前衣身襯布。
燙襯:熨燙緝好的胸襯,使之形成人體胸部形態,與經推門后的前衣片相吻合。
覆襯:將前衣片覆在胸襯上,使衣片與襯布貼合一致,且衣片布紋處于平衡狀態。
納駁頭:又稱扎駁頭,用手工或機器扎。
拼耳朵片:將大衣掛面上段形狀如耳朵的部分進行拼接。
粘牽條:將牽條布用手工扎或用漿糊粘在易拉伸部位。
緝袋嵌線:將嵌料緝在開袋口線兩側。
開袋口:將已緝嵌線的袋口中間部分剪開。
封袋口:袋口兩頭機緝倒回針封口。
敷掛面:將掛面敷在前衣片止口部位。
合止口:將衣片和掛面在門襟止口處機緝縫合。
修剔止口:將緝好的止口毛邊剪窄。
扳止口:將止口毛邊與前身襯布用斜形手工針跡扳牢。 20.扎止口:在翻出的止口上,手工或機扎一道臨時固定線。
合背縫:將背縫機緝縫合。
歸攏后背:將平面的后衣片,按體形歸燙成立體衣片。 23.封背衣衩:將背衣衩上端封結,一般有明封和暗封兩種方法。
扣燙底邊:將底邊折光或折轉熨燙。
扎底邊:將底邊扣燙后扎一道臨時固定線。
倒鉤袖窿:沿袖窿用倒鉤針法縫扎,使袖窿牢固。
裝墊肩:將墊肩安裝在袖窿肩頭部位,使最厚部位處于人體肩線上,以增加領圈牢度。
倒扎領窩:沿領窩用倒鉤針法縫扎。
合領襯:在領襯拼縫處機緝縫合。
拼領里:在領里拼縫處機緝縫合。
歸拔領里:將覆上襯布的領里歸拔熨燙成符合人體頸部的形態。
歸拔領面:將領面歸拔熨燙成符合人體頸部的形態。
敷領面:將領面敷上領里,使領面、領里復合一致,領角處的領面要寬松些。
绱領子:將領子安在領窩處,領子要稍寬松些。
分熨上領縫:將绱領縫份分開,熨燙后修剪。
分熨領串口:將領串口緝縫分開熨燙。
疊領串口:將領串口縫與绱領縫扎牢,注意使串口縫保持齊直。
包領面:將西裝、大衣領面外口包轉,用三角針與領里繃牢。
歸拔偏袖:偏袖部位歸拔熨燙成人體手臂的彎曲形態。
繰袖衩:將袖衩邊與袖口貼邊繰牢固定。
扎袖里縫:將袖子面、里緝縫對齊扎牢。
收袖山:抽縮袖山上手工線跡或機縫線跡,抽縮的程度以袖中線兩端為多。
滾袖窿:用滾條將袖窿毛邊包光,增加袖窿的牢度和挺度。
畫眼位:按衣服長度和造型要求畫準扣眼位置。
滾扣眼:用滾扣眼的布料把扣眼毛邊包光。
鎖扣眼:將扣眼用粗絲線鎖光。
滾掛面:掛面、里口毛邊用滾條包光,滾邊寬度一般為0.4cm左右。
坐燙里子縫:將里布緝縫坐倒熨燙。
繰袖窿:將袖窿里布固定于袖窿上,然后將袖子里布固定于袖窿里布上。
繰底邊:將底邊與大身繰牢。
鑲邊:用鑲邊料按一定寬度和形狀安裝在衣片邊沿上。
鑲嵌線:用嵌線料鑲在衣片上。
緝明線:機緝或手工緝縫服裝表面線跡。
绱袖衣衩條:將袖衣衩條裝在袖衣衩位上。
封袖衣衩:在袖衣衩上端的里側機緝封牢。
绱拉鏈:將拉鏈裝在門襟側縫等部位。
绱松緊帶:將松緊帶裝在袖口底邊等部位。
釘紐:將紐扣釘在紐位上。
釘紐襻:將紐襻釘在門里襟紐位上。
打套結:開衣衩口用手工或機器打套結。
拔襠:將平面褲片,拔燙成符合人體臀部下肢形態的立體褲片。
绱里襟:將門襟安裝在衣片門襟上。
绱腰頭:將腰頭安裝在褲腰上。
绱串帶襻:將串帶襻裝在腰頭上。
封小襠:將小襠開口機緝或手工封口,增加前門襟開口的牢度。
扣燙腳口貼邊:將褲腳口貼邊扣轉燙平。
绱貼腳條:將貼腳條裝在褲腳口里側邊沿。
抽碎折:用縫線抽縮成不定型的細折。
疊順折:縫疊成同一方向的折裥。
包縫:用包縫線跡將布邊固定,使紗線不易脫散。
針跡:縫針穿刺縫料時,在縫料上形成的針眼。
線跡:縫制物上兩個相鄰針眼之間的縫線。
縫跡:相互連接的線跡。
縫跡密度:在規定單位長度內縫跡的線跡數,也叫做針腳密度。
縫型:一定數量的布片在縫制過程中的配置形態。
手針工藝:應用手針縫合衣料的各種工藝形式。
塑形:人為地把衣料加工成所需要的形態。
定型:根據面、輔料的特性,給予外力口因素,使衣料形態具有一定的穩定性。
燙原料:熨燙原料褶皺。
修片(撇片):按照標準樣板修剪毛坯裁片。
包底縫:底領四邊包光后機緝。
敷止口牽條:將牽條布敷在止口部位。
敷駁口牽條:將牽條布敷在駁口部位。
敷袖窿牽條:將牽條布縫在后衣片的袖窿位置。
敷背衣衩牽條:將牽條布縫在后衣衩的邊緣位置。
疊肩縫:將肩縫頭與襯布扎牢。
扎暗門襟:暗門襟扣眼之間用暗針縫牢。
做袋片:將袋片毛邊扣轉,繰上里布做光。
翻小襻:小襻的面、里布縫合后將正面翻出。
繰袖襻:將袖襻裝在袖口上規定的部位。
02、紡織面料術語
紡織常用概念:
1、經向、經紗、經紗密度--面料長度方向;該向紗線稱做經紗;其1英寸內紗線的排列根數為經密(經紗密度);
2、緯向、緯紗、緯紗密度--面料寬度方向;該向紗線稱做緯紗,其1英寸內紗線的排列根數為緯密(緯紗密度);
3、密度--用于表示梭織物單位長度內紗線的根數,一般為1英寸或10厘米內紗線的根數,我國國家標準規定使用10厘米內紗線的根數表示密度,但紡織企業仍習慣沿用1英寸內紗線的根數來表示密度。如通常見到的"45X45/108X58"表示經紗緯紗分別45支,經緯密度為108、58。
4、幅寬--面料的有效寬度,一般習慣用英寸或厘米表示,常見的有36英寸、44英寸、56-60英寸等等,分別稱作窄幅、中幅與寬幅,高于60英寸的面料為特寬幅,一般常叫做寬幅布,當今我國特寬面料的幅寬可以達到360厘米。幅寬一般標記在密度后面,如:3中所提到的面料如果加上幅寬則表示為:"45X45/108X58/60""即幅寬為60英寸。
5、克重--面料的克重一般為平方米面料重量的克數,克重是針織面料的一個重要的技術指標,粗紡毛呢通常也把克重作為重要的技術指標。牛仔面料的克重一般用"盎司(OZ)"來表達,即每平方碼面料重量的盎司數,如7盎司、12盎司牛仔布等;
6、色織--日本稱做"先染織物",是指先將紗線或長絲經過染色,然后使用色紗進行織布的工藝方法,這種面料稱為"色織布",生產色織布的工廠一般稱為染織廠,如牛仔布,及大部分的襯衫面料都是色織布;
紡織面料分類方法:
1、按不同的加工方法分類
(1)、機織物:由相互垂直排列即橫向和縱向兩系統的紗線,在織機上根據一定的規律交織而成的織物。有牛仔布、織錦緞、板司呢、麻紗等。
(2)、針織物:由紗線編織成圈而形成的織物,分為緯編和經編。a、緯編針織物是將緯線由緯向喂入針織機的工作針上,使紗線有順序地彎曲成圈,并相互穿套而成。b、經編針織物是采用一組或幾組平行排列的紗線,于經向喂入針織機的所有工作針上,同時進行成圈而成。
(3)、非織造布:將松散的纖維經粘合或縫合而成。目前主要采用粘合和穿刺兩種方法。用這種加工方法可大大地簡化工藝過程,降低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具有廣闊的發展前途。
2、按構成織物的紗線原料分類
(1)、純紡織物:構成織物的原料都采用同一種纖維,有棉織物、毛織物、絲織物、滌綸織物等。
(2)、混紡織物:構成織物的原料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種類的纖維,經混紡而成紗線所制成,有滌粘、滌腈、滌棉等混紡織物。
(3)、混并織物:構成織物的原料采用由兩種纖維的單紗,經并合而成股線所制成,有低彈滌綸長絲和中長混并,也有滌綸短纖和低彈滌綸長絲混并而成股線等。
(4)、交織織物:構成織物的兩個方向系統的原料分別采用不同纖維紗線,有蠶絲人造絲交織的古香緞,尼龍和人造棉交織的尼富紡等。
3、按構成織物原料是否染色分類
(1)、白坯織物:未經漂染的原料經過加工而成織物,絲織中又稱生貨織物。
(2)、色織物:將漂染后的原料或花式線經過加工而成織物,絲織是又稱熟貨織物。
4、新穎織物分類
(1)、粘合布:由兩塊互相背靠背的布料經粘合而成。粘合的布料有機織物、針織物、非織造布、乙烯基塑料膜等,還可將它們進行不同的組合。
(2)、植絨加工布:在布料上布滿短而密的纖維絨毛,具有絲絨風格,可作衣料和裝飾料。
(3)泡沫塑料層壓織物:是將泡沫塑料粘附在作底布的機織物或針織物上,大多用作防寒衣料。
(4)、涂層織物:在機織物或針織物的底布上涂以聚氯乙烯(PVC)、氯丁橡膠等而成,具有優越的防水功能。
面輔料的特性也是企業單列成品的重要依據,因為面輔料界定著企業的供應渠道、工藝特點、市場價位等。按面輔料特性可分為以下幾類:
毛呢服裝 woolen garments:由純毛、毛混紡織物為面料制成的服裝。
棉布服裝 cotton garments:由全棉、棉混紡織物制成的服裝。
化纖服裝 chemical fibre garments:由各種化學纖維織物制成的服裝。
03、服裝設計及分類術語
服裝款式style:指服裝的式樣,通常指形狀因素,是造型要素中的一種。
服裝造型modeling:指由服裝造型要素構成的總體服裝藝術效果。造型要素的劃分,從具體造型分為款式、配色與面料三要素;從抽象造型分為點、線、面、形、體、色、質、光等;從部件分為鞋帽、上衣、下衣、外套、內衣、裝飾品等。
服裝輪廓silhouette:即服裝的逆光剪影效果。它是服裝款式造型的第一視覺要素,在服裝款式設計時是首先要考慮的因素,其次才是分割線、領型、袖型、口袋型等內部的部件造型。輪廓是服裝流行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款式設計圖 design drawing:指體現服裝款式造型的平面圖。這種形式的設計圖是服裝專業人員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由于它繪畫簡單,易于掌握,是行業內表達服裝樣式的基本方法。
服裝效果圖 effect drawing:指表現人體在特定時間、特殊場所穿著服裝效果的圖。企業老板應學會閱讀服裝效果圖。服裝效果圖通常包括人體著裝圖、設計構思說明、采用面料及簡單的財務分析。
服裝裁剪圖 cutting drawing:即用曲、直、斜、弧線等特殊圖線及符號將服裝款式造型分解展開成平面裁剪方法的圖。國內流行的裁剪制圖方法主要有中國比例裁剪法和日本原型裁剪法。補充說明圖。
服裝結構線 structure line:指在服裝圖樣上,表示服裝部件裁剪、縫紉結構變化的線。裁剪圖上的圖線根據粗細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細線(包括制圖輔助線、尺寸標注線、等分線等);另一類是粗實線(表示裁剪制作的結構線)。根據國家標準細線的粗細為0.2--0.3cm;粗線粗細為0.6--0.9cm.
穿著對象:女性:女裝
服裝分類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按照設計師的體系分類,另一種是按照生產組織的體系分類。事實上,同一家企業很難同時生產所有種類的服裝。從設計的市場定位、原料的組織、企業生產技術與管理方式、業務渠道與網絡、所需購買的設備到營銷策略及財務結算方式都有所不同,所以在選擇生產產品結構時,要充分考慮每一種產品的生產與經營特點。
服飾 clothing:裝飾人體的物品總稱。包括服裝、鞋、帽、襪子、手套、圍巾、領帶、提包、陽傘、發飾等。
服裝 garments:穿于人體起保護和裝飾作用的制品,其同義詞有“衣服”和“衣裳”。中國古代稱“上衣下裳”。服裝的效果取決于穿著對象、服裝造型與穿著環境三大方面的因素。
時裝 fashion:在一定時間、地域內為一大部分人所接受的新穎入時的流行服裝。如果是尚為一小部分人最先穿著稱為新潮時裝。服裝按照流行可以分為流行時裝和定型服裝。定型服裝是經過流行的篩選相對固定下來的服裝款式,如西裝、中山裝、茄克、旗袍等。流行時裝的周期性強,分為產品的孕育期、萌芽期、成長期、成熟期及衰退期等。隨著社會文化及消費水平的提高,流行周期將變得越來越短。同一款時裝在一定周期內的價格差別可能會很大,所以人們說“時裝無常性”,它朝令夕改,喜新厭舊,令人琢磨不定,但也最能體現設計者與穿著者的文化藝術修養與穿著水平。
成衣 ready-to-wear:按照國家規定的號型規格系列標準,以工業化批量生產方式制作的服裝稱為成衣。
服裝分解圖 resolving drawing:指表示服裝某部位內外結構關系的示意圖。分解圖通常作為款式設計的衣。成衣化率是表示一個國家或地區服裝工業化生產水平和服裝消費結構的標志之一。
定制服裝 custom-made clothes:指根據具體穿著者個人情況,量體裁衣,單件制作的服裝。大多數服裝制衣店即為這種經營方式。在國外定制服裝的營業方式也叫做個性化服裝設計,通常要根據穿著者個人的體形、膚色、職業、氣質、愛好等來選擇面料花色、確定服裝款式造型,通常收費較高。在國內有很多顧客是為了省錢或特體原因才定制服裝。高檔類定制服裝在目前的市場上缺位較大,主要原因是要求操作者懂得一些服裝設計的知識。
分類
襯衫 shirt:按照穿著對象的不同分為男襯衫和女襯衫。按照用途的不同可分為配西裝的傳統襯衫和外穿的休閑襯衫,前者是穿在內衣與外衣之間的款式,其袖窿較小便于穿著外套;后者因為單獨穿用,袖窿可大,便于活動,花色繁多。
背心裙 Jumper skirt:指上半身連有無領無袖背心結構的裙裝。這種造型多為中學校園服裝所采用。
斜裙 bias skirt:指從腰部到下擺斜向展開成“’”字形的裙子。斜裙在裁剪時由于臀圍放松量的充足,一般不把臀圍作為控制尺寸,僅有腰圍和裙長即可裁剪。平時人們所說的四片裙,接近斜裙的造型,但由于下擺適中,所以仍然需要測量與控制臀圍的尺寸。
魚尾裙 fish tail skirt:指裙體呈魚尾狀的裙子。腰部、臀部及大腿中部呈合體造型,往下逐步放開下擺展成魚尾狀。開始展開魚尾的位置及魚尾展開的大小根據個人需要而定。為了保證“魚肚”的三圍合體與“魚尾”浪勢的均勻,魚尾裙多采用六片以上的結構形式,如六片魚尾裙、八片魚尾裙及十二片魚尾裙等。
超短裙 miniskirt:又稱迷你裙。這是一種長度在大腿中部及以上的短裙。它只是在長短上做出界定的一種裙形。其造型可為緊身型、喇叭型或打褶裙型等。
褶裙:指在裙腰處打褶的裙子。根據褶子的設計不同可分為碎褶裙和有規則的褶裙。褶子可大可小、可多可少,可成對褶或順風褶等造型。
節裙:又稱塔裙。指裙體以多層次的橫向裁片抽褶相連,外形如塔狀的裙子。根據塔的層面分布,可分為規則塔裙和不規則塔裙。在不規則塔裙中,可以根據需要變化各個塔層的寬度,如寬—窄—寬、窄—寬—窄、窄—寬—更寬等組合形式。
連衣褲 overalls:指上衣與褲子連為一體的服裝。由于它上下相連,對人體的密封性較強,多為特種工種的勞保服所選用。也有將帽子與鞋襪連在一起的連體褲,其密封性更強,是抗輻射及防化人員適合穿著的款式。
喇叭褲 flare trousers, bell-bottom pants:指褲腿成喇叭形的西褲。在結構設計方面,是在西褲的基礎上,立襠稍短,臀圍放松量適當減小,使臀部及中襠(膝蓋附近)部位合身合體,從膝蓋下根據需要放大褲口。按褲口放大的程度分為大喇叭褲和小喇叭褲及微型喇叭褲。喇叭褲的長度多為覆蓋鞋面的長度。
連衣裙 one-piece dress:指上衣與下裙連成單體的一件式服裝。連衣裙在各種款式造型中被譽為“款式皇后”,是變化莫測、種類最多、最受女性青睞的款式。根據穿著對象的不同,可有童式連衣裙和青年女性連衣裙。在女上衣和在裙體上可以變化的各種因素幾乎都可以組合構成連衣裙的樣式。連衣裙還可以根據造型的需要,形成各種不同的輪廓和腰節位置。
套裝 suit:指上下裝配套穿著的服裝。通常由同種同色面料制作,使上下成為格調一致的造型。在職業場所多選用這種穿著方式。
服飾 apparel and accessories:裝飾人體的物品總稱(包括服裝、鞋帽、襪子、手套、圍巾、領帶、提包等)。同義詞:衣著
服裝 garments , clothing , apparel:穿于人體起保護和裝飾作用的制品。同義詞:衣服、衣裳
時裝 fashion:在一定時間、空間內,為相當一部分人所接受的新穎入時的流行服裝。
成衣 ready-to-wear:按照規定的尺寸,以批量生產方式制作的服裝。
定制服裝 customer made:根據個人量體尺寸,單件剪裁, 制作完成的服裝。
化纖服裝 chemical fiber garment:由各種化學纖維織物制成的服裝。
女式服裝 women's wear:成年女子穿著的服裝。
背心 vest:無袖上衣??纱┯谕庖轮畠?,也可穿于外面,便于雙手活動。主要有西服背心,棉背心,羽絨背心等品種。同義詞:馬甲、坎肩
連衣裙 dress:上衣下裙連成一件式的服裝。
背心裙 jumper skirt:無領、無袖的背心狀連裙裝。
斜裙 A-line skirt:由腰部至下擺斜向展開呈"A"字形的裙。
喇叭裙 flare skirt:裙體上部與人體腰臀緊貼附,由臀線斜向下展開,形狀如喇叭的裙。
超短裙 mini-skirts:一種下擺在大腿中部或以上的短裙。同義詞;迷你裙
褶裙 pleated-skirt:整個裙身由有規則的褶形組成的裙。
節裙 tiered skirt:裙體以多層次的橫向多片剪接,外形如塔狀的裙。同義詞;塔裙
簡裙 straight skirt:從腰開始自然垂落的筒狀或管狀裙。同義詞:統裙、直裙、直統裙
04、服裝定制術語
服裝定制:指根據具體穿著者個人情況,量體裁衣,單件制作的服裝。大多數服裝制衣店即為這種經營方式。高檔類定制服裝在目前的市場上缺位較大,主要原因是要求操作者懂得一些服裝設計的知識。
嘜標Mark label:也叫嘜頭,有主嘜、碼嘜、袖嘜、洗水嘜之分。
主嘜:一般縫在后領中間,也有貼的,有衣服的中文名或字母或logo。
碼嘜:有的跟主嘜合二為一,有的縫在主嘜旁邊,有的縫在衣服腰部位置。
袖嘜:顧名思義,就是縫在袖口旁邊,內容跟主嘜一樣?!?/span>
洗水嘜:一般縫在腰部,廠家用來標注服裝的款式貨號、面輔料成分、規格尺寸以及執行標準、安全類別、洗滌標準,等等?! ?/span>
吊牌Tag:吊掛在衣服上面的紙質、塑料或金屬的牌子。內容有企業以及品牌、服裝的信息,如品牌的注冊號、合格證、價格、條形碼、品質承諾及退換條件等,有的還有形象代言人?! ?/span>
貼牌服裝OEM:服裝貼牌,即服裝的品牌或商標是別人的,在經過對方授權之后,僅幫其加工生產,但商標等各種權益,擁有者仍屬對方?!?/span>
很多大路貨沒有嘜和吊牌,經銷商自己拿嘜和吊牌放上去,也叫貼牌;經銷商把衣服上別的嘜和吊牌去掉,換上自己的,也叫貼牌?!?/span>
服裝訂貨會:服裝訂貨會是服裝企業邀請經銷商、加盟商集中訂貨,再根據客戶訂單分批分次出貨的一種市場運營方式?! ?/span>
各品牌服裝企業每年至少要開2次以上訂貨會,主要分為春夏、秋冬兩季訂貨會,春夏訂貨會一般都安排在上年度的9€€10月份,秋冬訂貨會一般安排在當年的4€€5月份召開。
版和版型:版只是一個樣子,即一個款式,由設計師設計出來;打版師把設計變為現實,具體的尺寸由他來掌握,打版出來的效果就是版型。
版和款式:一般行內人士稱為版,行外人士稱為款式。版只是服裝的樣子,主要指設計上和面輔料使用上的不同,而款式除了設計和面輔料元素外,對花色、顏色的表達也更為明確一些。
拼貨:一手貨源要求單款量大,零售店要求的是款多量少,但是人多力量大,很多零售店主團接起來就可以一起拼貨!
控貨:為了保證客戶利益最大化,我們在某一區域有了客戶,此區域我們拒絕發貨,防止出現惡性競爭!
炒貨:經銷不是自己生產,或不是自己下單生產的貨品,叫炒貨。
竄貨:是指沒有控貨的炒貨??刎浭侵缚刂曝浧返氖袌隽飨?,防止某個區域內出現兩個以上經銷商,避免相互壓價等惡性競爭。
散貨:也可以說是大路貨。更精確一些,散貨相對于品牌專賣而言,散貨還可以包括組合經營的品牌,而且所經營的品牌并非一定是加盟性質的。
尾貨:賣剩的貨和工廠出貨剩下的貨,統稱尾貨。下架貨也是尾貨的一種。
檔口:精確一點是指一個個間隔開來的攤位、柜臺。但在廣東這邊,一間間的店鋪也有很多人習慣稱之為檔口。
吊牌:掛在衣服上面的紙牌或鐵皮牌子之類的玩意,內容有企業以及品牌、服裝的信息,如品牌的注冊號、合格證、價格、條形碼、品質承諾及退換條件等,有的還有形象代言人。
吊牌價:吊牌上面的價格,有的是出廠就有,有的是經銷商貼上去的。
一批:一級批發商。具體是指自己生產或自己下單生產,或總代理之類的批發商。
仿版:俗稱抄版。就是拿別人賣的款式,自己下單生產出來銷售。
二批:從一級批發商處炒貨回來轉手批發出去的商人。
仿牌:盜用或模仿別人的商標。按其貨品與原品牌接近的程度,一般分為精仿、高仿、中仿和低仿,與之相對應的說法是,超A貨、A貨、B貨、C貨等。
混批:不同的版、不同顏色、不同碼數的貨混合在一起批發進貨。
扣點:主要是指商場對專柜營業額的提成的百分比。
貼牌:制衣廠生產衣服,貼上別人的品牌,叫貼牌;很多大路貨沒有嘜和吊牌,經銷商自己拿嘜和吊牌放上去,也叫貼牌;經銷商把衣服上別的嘜和吊牌去掉,換上自己的,也叫貼牌。
雜款:一批貨有很多種款式,且色不齊、碼不齊。
撞款:即大家賣一樣的貨。撞款經常會因為彼此價格不一,造成價高者顧客的流失,極容易引起相互間壓價的惡性競爭。
爆版:指比較好賣的、暢銷的版。
打包價:十三行寫字樓的批發商大部分是廠家的一手貨源,批發給二級甚至三級批發商的價格。一般要求單款在20件以上,有的30件40件不等。各個商家要求不一樣!
拿貨價:就是單款幾件,一般5件左右的單價,十三行1-3樓(以炒貨為主,質量沒保證)的很多檔口都有拿貨價,打包價兩種價格!打包價和拿貨價相差5-10元不等!
二級批發:全國各地的二三級批發市場不下于50處。不是自己廠家生產或者下單生產的貨都不是一手貨源,去批發一手貨源拿回當地再批發給別人的就是二級批發商,我們拼貨團隊扮演的就是二級批發商的角色!
補貨補單:補貨是指換季上新貨之后的后續進貨,包括補好銷的舊版貨和上新版貨。補單一般是一批跟工廠下單做好銷的舊版貨。
下架貨:就是從貨架上撤下來,另外處理的貨品。
一手貨:指一個版(色)的碼數都各拿一件貨品,兩手(貨)就是指一個版(色)的碼數都各拿兩件貨品,以此類推。
大路貨:主要是指中低檔的,不走加盟,走批發路線的服裝產品。大部分大路貨沒有注冊商標。
庫存貨:壓在倉庫里面的貨,有可能是尾貨,也有可能是整批的貨因各種原因沒有正常出貨。
外貿貨:特指在國內非正常渠道銷售的外國服裝,而非指走正常渠道的外貿服裝。
跨季換貨:跨季度換貨,比如說拿春夏季賣不掉的貨跟上家換秋冬季的新貨,拿秋冬季賣不掉的貨跟上家換春夏季的新貨。
外貿服裝跟單貨:工廠擅自跟著外貿服裝原單貨做出來的貨品。有的跟單貨在面輔料和做工方面與原單貨完全一致。
外貿服裝原單貨:就是工廠生產的外貿服裝的正品及其尾貨。
嘜標:也叫嘜頭,有主嘜、碼嘜、袖嘜、洗水嘜之分。主嘜一般縫在后領中間,也有貼的,有衣服的中文名或字母或LOGO,碼嘜有的跟主嘜合二為一,有的縫在主嘜旁邊,有的縫在衣服腰部位置;袖嘜,顧名思義,就是縫在袖口旁邊,內容跟主嘜一樣;洗水嘜一般縫在腰部,廠家用來標注服裝的款式貨號、面輔料成分、規格尺寸以及執行標準、安全類別、洗滌標準,等等。
齊色齊碼:一般服裝每個版會做兩個色、兩個碼以上,采購是一個版拿完所有的色和碼叫齊色齊碼
05外貿簡單部位術語
服裝部件
上裝部位 前身
肩縫 shoulder seam:前后肩連接的部位。
領嘴 notch:領底口末端至門里襟止口的部位。
門襟 closing:鎖眼的衣片。
門襟止口 front edge:門襟的邊沿。
搭門 front overlap:門里襟疊在一起的部位。
扣眼 buttonhole:扣鈕的眼孔。
眼距 buttonhole spacing:扣眼間的距離。
袖窿 armhole:绱袖的部位。
駁頭 lapel:門里襟上部翻折部位。
平駁頭 notch lapel:與上領片的夾角呈三角形缺口的方角駁頭。
戧駁頭 peak lapel:駁角向上形成尖角的駁頭。
胸部 chest:衣服前胸豐滿處。
腰節 waist line:衣服腰部最細處。
擺縫 side seam:袖窿下面由前后身連接的縫。
里襟 under lap:釘扣的衣片。
底邊 hem:衣服下部的邊沿部位。
串口 gorge:領面與駁頭面縫合處。
假眼 mock button hole:不開眼口的裝飾用扣眼。
駁口 roll line:駁頭翻折部位。
單排扣 single breasted:里襟釘一排紐扣。
雙排扣 double breasted:門里襟各釘一排紐扣。
止口圓角 front cut:門里襟下部的圓頭。
前后披肩 front or back shoulder cape:覆蓋在肩部前后的部件。
扣位 button placement:紐扣的位置。
滾眼 bound button hole:用面料做的扣眼。
前過肩 front yoke:連接前身與肩縫合的部件。
門襟翻邊 placket:外翻的門襟邊。
領省 neckline dart:領窩部位的省道。
前腰省 front waist dart:衣服前身腰部的省道。
脅省 underarm dart:衣服兩側腋下處的省道。
橫省 side dart:腋下擺縫處至胸部的省道。
前肩省 front shoulder dart:前身肩部的省道。
肚省 fish dart:大袋口部位的橫省。
前身通省 front open dart:從肩縫到下擺的開刀縫。
刀背縫 princess seam:彎形的開刀縫。
后身
總肩 across back shoulder:從左肩端至右肩端的部位。
后過肩 back yoke:連接后身與肩縫合的部件。
背縫 center back seam:后身中間縫合的縫子。
背叉 vent:背縫下部開叉。
擺叉 side vent:擺縫下部開叉。
后搭門 back overlap:門里襟開在后背處。
領窩 neckline:前后身與領子縫合的部位。
后領省 back neck dart:后領窩處呈八字形的省道。
后肩省 back shoulder dart:后身肩部的省道。
后腰省 back waist dart:后身腰部的省道。
后身通省 back open dart:從肩縫到下擺的開刀縫。
下裝部位
waistband 褲頭
waistband button 腰頭鈕
button tab 里襟尖咀
waistband lining 褲頭里
bearer button 褲頭鈕
extended tab 寶劍頭,褲頭搭咀
left fly 門襟,鈕牌
fly buttonhole 鈕牌扣眼
front fly 褲門襟
crutch lining 褲襠墊布
side seam 側骨
inside seam 下襠縫
reinforcement for knees 膝蓋綢
leg opening 褲腳
turn-up cuff 卷腳,反腳
heel stay 貼腳條
crease line 褲中線
fly button 紐扣
right fly 里襟,鈕子
slant pocket 斜插袋
front waist pleat 前腰褶
watch pocket / coin pocket 表袋
beltloop 褲耳
hip pocket 后袋
seat seam / back rise 后襠縫/后浪
back waist dart 后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