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市場外貿服裝訂單越來越小了!外貿服裝加工廠家企業究竟如何去適應……
到了九月份以后,服裝市場上的訂單逐漸多了起來,不過相比以往,如今市場面九成以上的訂單都是小訂單,此類訂單的特點是數量少款式多,可能一單只有幾百上千件,但是款式有幾十種,另外這種訂單交期也比較短,基本都在三五天內。
由于服裝制造產業競爭加劇,消費者對服裝要求日益提高,以及電商平臺的推廣普及,小批量高頻次的服裝訂單很可能會成為今后服裝生產的一種趨勢,傳統的服裝加工廠面對這種趨勢,該如何應對呢?
小批量訂單的難點
訂單周期不確定,突發情況多見
相比粗放式的大訂單,小訂單客戶的要求更多,而且往往具有不穩定性,時常會出現改訂單的情況,比如客戶要求加幾個款式,這樣一來原有的材料就很可能不夠了,交期也會發生改變,不但加大了生產控制的難度,還占據了加工廠更多的資源。
另外一些工廠還經常會接到一些緊急插單,對方急著要,這種情況下為了不影響普通訂單的正常交期,工廠只能進行“救火式”的加班,改變原有的生產順序,這種情況一多,無論是工人還是老板,都只能用苦不堪言來形容。
物料需求多變,采購延遲嚴重
以往接大訂單的時候,材料采購往往都是前部門推動后部門的生產流程方式,比如說,客戶下單之后,倉庫會先根據現有材料的情況,讓生產部門先開始裁剪、縫制,然后再購買后續需要的材料,由于訂單量大,面輔料采購很容易組織,價格也有一定優惠。
但是小訂單就不一樣了,由于接到訂單時間的不確定性,很多信息的延誤和準確性難以及時發現,甚至還經常會發生插單和改單的情況,所以服裝廠根本無法提前準備生產流程,只能按實際情況隨時變化,這樣一來面輔料的采購難度就大大增加,另外由于量少,材料的價格也更貴。
工作難度大,心理承受壓力增加
在大批量訂單時代,服裝廠的工作人員,不管是管理層還是技術工人,基本都是處于一種比較松散的狀態,隨意性較強,甚至連一些老板本身也比較放松。
但是在如今這種小訂單時代,在技術層面上,由于款式種類的快速增長和迭代,對裁剪縫紉等技術工人的要求直線增加,而在工作強度方面,由于時不時的趕工加班,員工身體和心理方面都要承受比較大的考驗,另外對于老板來說,由于各種突發情況的增加,現在很難再“躺著”賺錢了,心理壓力也是不斷增加。
如何適應小批量訂單模式
服裝廠要在短時間內順應需求多批量小的服裝生產模式,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與傳統的單一大規模生產模式相比,小訂單模式有兩個關鍵的核心點。
首先,小訂單模式是以銷定產,不單純追求產量和產值,而是根據市場終端的具體情況決定生產;其次,它還是一種服裝生產的快速反應,能滿足款式豐富、上市迅速這兩個市場需求。
在明白了這兩個關鍵因素后,我們要做的就是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在這個多變的市場環境中,想辦法縮短生產周期,改變傳統的生產線。
在一點上,最直接也是有效的方式就是,根據不同對象分別建立產品、零部件、生產工藝和工序工時的數據庫,然后通過檢索數據庫,制定新的標準工時制度,促進工廠生產資料的統一化和標準化,做到不管發生什么意外情況,每個員工都能有標準可依,在規范化的同時提高生產效率,縮短生產周期。
結語
對于大多習慣大批量訂單的傳統服裝制造企業來說,轉型適應小訂單模式,不但是一次經營意識、管理組織和生產流程的創新,站在競爭的角度來看,更是一種強大的企業核心競爭力,在這個競爭日益加劇的服裝市場中,積極適應,不斷創新,才是一家企業的生存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