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這五年 | 師資隊伍建設成效斐然
五年來,成都中醫藥大學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錨定“雙一流”建設目標,以“人才強校、質量提升、特色發展”為發展戰略,以“高質量、高水平、高效能、強特色”為發展路徑,銳意進取、奮發有為,實現了“世界一流中醫藥大學和一流中醫藥學科建設基礎夯實、保持學校在同行院校第一方陣位勢”的建設目標,入選了新一輪“雙一流”建設高校,成為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在建設奮進、幸福、美麗、仁愛的特色鮮明的高水平中醫藥大學進程中篤定前行。
第三篇: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師資隊伍建設成效斐然
我們深刻領會新時代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指引,將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新時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轉化為學校人才工作的戰略遵循,將國家提出的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戰略目標轉化為學校黨管人才、堅定人才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定位。
政策體系不斷優化。通過兩次人才工作會的成功召開,形成了以“強化黨管人才實施意見”“人才強校二十條”“六大人才計劃”為總攬的人才動車制度體系,繪制出1313中醫藥人才高地新愿景;多次推動了以職稱評審改革為重點、績效改革為突破點的人才分類評價機制,“破五唯 建多維”的人才分類評價機制被《光明日報》專題報道。
2022年學校人才工作大會
學校構建人才動車3.0體系
學校打造杏林學者“1313”人才高地
《光明日報》:破“五維”立“多維” “青椒”三年評教授
《中國中醫藥報》:砌壘中醫藥傳承創新人才高地
領軍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入選了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引育了海內外院士、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全國中醫藥杰出貢獻獎獲得者、岐黃工程首席科學家等國家級高層次人才近60名。
成都中醫藥大學黃大年式教學團隊
第二屆國醫大師劉敏如教授
第三屆國醫大師廖品正教授
第四屆國醫大師陳紹宏教授
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百千萬”人才工程岐黃學者梁繁榮教授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達·約納特名譽教授
我校嘌呤信號大科學計劃國際合作中心負責人Peter院士
成都中醫藥大學發展戰略院士專家咨詢委員會
樊代明院士任整合醫學學院名譽院長
向程京院士工作站授牌
王廣基院士工作站授牌
向姜文漢院士工作站授牌
向陳士林院士工作站授牌
全職引進高層次人才黃永教授并向其授牌
向高層次人才、特聘教授李保界授牌
青年人才活力得以釋放。實現國家千人、萬人、杰青、優青等國家級“四青”人才全覆蓋;國家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入選數量,位居全國中醫藥院校首位、省屬院校唯一;獲得了四川省杰出青年科學技術創新獎、四川省青年科技創新團隊等。博士后流動站招收規模與培養質量位于省屬院校第一、全國中醫藥院校前茅;獲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數量、資助規模在同行院校中位列前位。
學校首批杏林學者學科人才提升計劃
建立以“年度人物”為代表的校內榮譽體系
我校自主培養的“杰青”曾芳教授
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獲得者張傳濤主任醫師
四川省首屆杰出青年科學技術創新獎獲得者韓波教授
我校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趙凌教授
我校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熊亮教授
我校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劉燕教授
教師發展支持度持續增強。構建了教師職業生涯發展支持體系,實施了骨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計劃、卓越教師教學提升計劃、國際化師資教學能力提升計劃等。教師在全國性教學競賽中屢獲佳績,教學競賽狀態數據在“雙一流”中醫藥院校中位列首位。
我校教師在第六屆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中取得新突破
我校教師在省第五屆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獲獎
我校教師在省第五屆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獲獎
我校教師在中醫教指委主辦的全國教學競賽中獲獎
我校教師榮獲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展示暨優秀課程觀摩活動一等獎
我校大學英語團隊獲外研社“教學之星”大賽全國總決賽一等獎
(編輯:王其奇)